Category: 食物營養素

之前很多討論食安的文章都會用一種驚恐下標法,好像連動物都不吃的東西,一定很恐怖。比如說談到果糖就說「連螞蟻都不吃了,這樣人還要吃嗎?」這樣子。 乍聽之下,好像「好恐怖喔,動物都不吃的東西,怎麼還給人吃?」如同我們當兵時也常挖苦說「伙房的東西,連豬吃了都會流眼淚」但是稍微思考一下,食品不依賴科學,而要依賴動物的直覺,那是不是一件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呢?更何況動物如果不吃一樣東西,可能背後有很多理由,因為動物的嗅覺、味覺、行為模式都跟人很不一樣,不見得是與食安或健康相關。 比如說,大家之不知道,貓是沒有甜味覺的,糖端到他面前,所以不會愛吃甜食。這絕對不是因為連貓都知道糖是不好的東西,否則什麼東西該吃什麼不該吃,我們就聽貓的就好了,哪裡還用得著這些專家呢?

螞蟻不吃果糖是真的嗎? 所以果糖好恐怖嗎?! 聽人家說不如用實驗說明螞蟻不吃果糖的真相

之前很多討論食安的文章都會用一種驚恐下標法,好像連動物都不吃的東西,一定很恐怖。比如說談到果糖就說「連螞蟻都不吃了,這樣人還要吃嗎?」這樣子。

乍聽之下,好像「好恐怖喔,動物都不吃的東西,怎麼還給人吃?」如同我們當兵時也常挖苦說「伙房的東西,連豬吃了都會流眼淚」但是稍微思考一下,食品不依賴科學,而要依賴動物的直覺,那是不是一件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呢?更何況動物如果不吃一樣東西,可能背後有很多理由,因為動物的嗅覺、味覺、行為模式都跟人很不一樣,不見得是與食安或健康相關。

比如說,大家之不知道,貓是沒有甜味覺的,糖端到他面前,所以不會愛吃甜食。這絕對不是因為連貓都知道糖是不好的東西,否則什麼東西該吃什麼不該吃,我們就聽貓的就好了,哪裡還用得著這些專家呢?

眾所周知,日本是個胖子很少的國家,不僅在街上很少看到胖子,實際從數字上來看,日本國民平均BMI也算相當低。依照WHO統計,在調查的190個國家中,日本平均BMI才22.6,居於開發中國家最低的,在所有國家中也只排名166。

日本人維持苗條的三大秘密

眾所周知,日本是個胖子很少的國家,不僅在街上很少看到胖子,實際從數字上來看,日本國民平均BMI也算相當低。依照WHO統計,在調查的190個國家中,日本平均BMI才22.6,居於開發中國家最低的,在所有國家中也只排名166。

日前美國加州宣布要求包含星巴克等的咖啡業者必須標示警語,說明咖啡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。網路上一時又嘩然,身為一個咖啡重度飲用者,這邊再說一次,大家每天咖啡喝的量遠遠不及累積丙烯醯胺會造成健康傷害的量,所以一般喝咖啡是不用擔心的。 丙烯醯胺其實台灣人應該不會陌生,因為兩年多前黑糖裡的丙烯醯胺才被媒體惹出軒然大波。但是當時專家的結論也是很像,依照民眾一般黑糖的吃法,丙烯醯胺的量不至於造成健康傷害。

丙烯醯胺是什麼?有什麼毒性?為什麼喝咖啡不用對丙烯醯胺恐慌?

日前美國加州宣布要求包含星巴克等的咖啡業者必須標示警語,說明咖啡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。網路上一時又嘩然,身為一個咖啡重度飲用者,這邊再說一次,大家每天咖啡喝的量遠遠不及累積丙烯醯胺會造成健康傷害的量,所以一般喝咖啡是不用擔心的。
丙烯醯胺其實台灣人應該不會陌生,因為兩年多前黑糖裡的丙烯醯胺才被媒體惹出軒然大波。但是當時專家的結論也是很像,依照民眾一般黑糖的吃法,丙烯醯胺的量不至於造成健康傷害。

這幾天大蒜新聞炒得沸沸揚揚,不是為了什麼好事,而是因為大蒜盛產,然後價格又大跌了。奇怪,一開始是高麗菜,後來又是屏東洋蔥,現在輪到大蒜,都是盛產後價格大跌,這種無限輪迴,難道農委會都無法進行管理嗎? 只見到官員把責任不是推給盤商壓抑價格或是進口貨打擊,如果答案這麼清楚,難道都不能採取行動嗎? 還是其實答案根本不是這樣呢? 不管怎麼說,大蒜對健康是個好東西,希望大家可以擁有它。因為大蒜的保健功效很多,包含對心血管、血壓有好處,甚至對預防癌症也有研究報導,甚至也許對幫助官員長腦也有幫助,因為它可以預防阿茲海默與老人癡呆。

多吃大蒜又可以保持口氣清新的秘訣

這幾天大蒜新聞炒得沸沸揚揚,不是為了什麼好事,而是因為大蒜盛產,然後價格又大跌了。奇怪,一開始是高麗菜,後來又是屏東洋蔥,現在輪到大蒜,都是盛產後價格大跌,這種無限輪迴,難道農委會都無法進行管理嗎? 只見到官員把責任不是推給盤商壓抑價格或是進口貨打擊,如果答案這麼清楚,難道都不能採取行動嗎? 還是其實答案根本不是這樣呢?
不管怎麼說,大蒜對健康是個好東西,希望大家可以擁有它。因為大蒜的保健功效很多,包含對心血管、血壓有好處,甚至對預防癌症也有研究報導,甚至也許對幫助官員長腦也有幫助,因為它可以預防阿茲海默與老人癡呆。

油還是糖比較壞? 是50年前科學界爭論不休的議題。在1967年一篇於權威的新英格醫學誌發表的一篇review論文結論,膳食裡的油脂(包含膽固醇)是造成高血脂與動脈硬化的殺手,自此一槌定音,到目前為止大眾對此深信不疑,油脂與飽和脂肪酸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,低脂宣稱大行其道。
但是科學界恐怕與白色巨塔一樣複雜,直到最近,這背後的曲折才被更多論文揭露出來。一篇發表於PLOS Biology的論文Sugar industry sponsorship of germ-free rodent studies linking sucrose to hyperlipidemia and cancer: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documents說明了,前述的研究恐怕背後有更深的運作。首先該研究經費其實是由Sugar Research Foundation糖研究基金會(以今日換算5萬美金)的經費所資助,而此研究基金會其實背後是糖業協會所支持。該論文當時並沒有揭露經費來源來自糖研究基金會,這以當時的科學標準來看是沒錯的,因為要到1980年代,揭露經費來源或利益迴避才成為論文發表的要求。

油糖之爭? 從一份塵封50年的研究看糖對身體的壞處

油還是糖比較壞? 是50年前科學界爭論不休的議題。在1967年一篇於權威的新英格醫學誌發表的一篇review論文結論,膳食裡的油脂(包含膽固醇)是造成高血脂與動脈硬化的殺手,自此一槌定音,到目前為止大眾對此深信不疑,油脂與飽和脂肪酸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,低脂宣稱大行其道。
但是科學界恐怕與白色巨塔一樣複雜,直到最近,這背後的曲折才被更多論文揭露出來。一篇發表於PLOS Biology的論文Sugar industry sponsorship of germ-free rodent studies linking sucrose to hyperlipidemia and cancer: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documents說明了,前述的研究恐怕背後有更深的運作。首先該研究經費其實是由Sugar Research Foundation糖研究基金會(以今日換算5萬美金)的經費所資助,而此研究基金會其實背後是糖業協會所支持。該論文當時並沒有揭露經費來源來自糖研究基金會,這以當時的科學標準來看是沒錯的,因為要到1980年代,揭露經費來源或利益迴避才成為論文發表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