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度飲食習慣是肥胖的主要原因,進而引發各種疾病。肥胖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中風的風險,甚至提高癌症的發病率,並且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、膽結石和憂鬱症。然而,近年肥胖人數激增,「超高度肥胖」患者在過去十年間成長了近三倍。無法抑制的食慾不僅增加個人健康支出,也成為社會財政負擔。
目錄
嚴凱泰曾說,你連吃都不能控制,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? 許多人認為,過度飲食是因為自身意志力薄弱,其實未必如此。專家指出,超加工食品是造成過度食慾的主要因素。所謂超加工食品是指高脂肪、高糖分、高鈉但是缺乏其他均衡營養素的加工食物,如可樂、甜甜圈、冰淇淋、披薩、炸薯條等。
研究顯示,超加工食品會擾亂體內荷爾蒙分泌,如使血糖調節荷爾蒙「胰島素」過度增加,並阻礙抑制食慾的「瘦素」信號傳達至大腦,導致大腦無法感知停止進食的訊號。胃和胰臟分泌的「飢餓素」也會因超加工食品攝入而異常,使人無法產生飽足感。
美味的食物還會刺激大腦的快樂系統。高脂、高熱量食物會影響控制快樂的神經調節物質「阿片類物質」和「多巴胺」。
小兒科醫師及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局長戴維·凱斯勒在其著作中指出,「誘人的食物會刺激大腦神經元,激活阿片類物質訊息,產生與嗎啡和海洛因類似的快感。」多巴胺也會因高糖、高脂、高鹽食物而分泌,讓人產生幸福感,導致人們反覆尋求此快樂,這也是無法抵抗披薩和炸雞誘惑的原因。
所以某些肥胖症專家將肥胖定義為一種成癮病「在成癮狀態下,即使不想吃,也會不斷點餐並進食,無法自控,這與藥物或酒精成癮相似。」
因此近年肥胖治療著重於從根本減少食慾,如以模仿腸泌素GLP-1的藥物(如瘦瘦筆)來減少消化器官的運動速度與食慾。然而,儘管GLP-1藥物有效,但停止使用後過度食慾可能回歸,並引發嚴重的體重反彈現象。肥胖研究者兼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院外科醫生安德魯·詹金森說「若不理解體內代謝活動,無法擺脫肥胖與體重反彈的惡性循環。」透過改變整體生活習慣,如避免超加工食品、充足睡眠、管理壓力、持續運動等,有助於恢復受損的食慾控制系統,讓代謝回歸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