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質彗星撞向格陵蘭冰層,引發新仙女木時期大洪水與海嘯
2018在格陵蘭的地質調查發現,在Hiawatha冰河下的一公里處,居然有個直徑31公里、深達300公尺的隕石坑,計算其地質年代約13000年前,正好符合新仙女木時期的時代。
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,它大部分被世界上最大的冰塊所覆蓋,僅次於南極冰蓋。 格陵蘭冰蓋是迄今為止北半球最大的冰川冰塊,從北到南延伸 2500 公里,從東到西長達 1000 公里。格陵蘭的冰帽總面積為173.6萬平方公里,平均厚度1公里,總冰塊的體積有260萬立方公里,含水量佔了地球淡水總量的10%。 如果這些冰全部溶化,大約可以提高海平面6.5 公尺。
https://www.severe-weather.eu/cryosphere/in-greenland-hyawatha-glacier-hide-impact-crater-rrc/
目錄
小行星撞擊合新仙女木時期的格陵蘭,造成冰帽溶解
新仙女木時期的格陵蘭冰帽面積比現今還要大得多,因此可以想像如果這顆小行星直擊12800年前的格陵蘭,讓幾乎所有的冰溶化,會造成多大的洪水。依照這個撞擊坑的直徑與深度計算,這顆小行星至少有1.5-4公里的直徑,撞擊速度可能每秒高達15-50公里,而撞擊釋放的能量有2.4*10^6百萬噸TNT,這大約等於10億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,非常驚人。
事實上,格陵蘭隕石坑不是唯一的撞擊點,這顆小行星可能在進入大氣圈時已經逐漸解體,變成後面帶著一串分裂的碎片,因此在整個北半球的歐洲與北美洲、甚至到了南美洲,都找得到相關撞擊遺留的融熔玻璃與奈米鑽石等殘留,而加拿大冰河的幾個地方也有找到疑似的隕石坑,代表該小行星同時擊中了北半球多個地方,尤其是擊中了冰帽的諸個地方,讓冰帽同時溶解,造成大洪水四處釀災。
。
小行星撞擊激起行星級海嘯
然而,洪水之外,其實最可怕的是小行星擊中地球同時產生的巨大海嘯。洪水溢流時間也許要花比較長的時間,但是海嘯可以在數小時之間就橫跨海洋傳播到另一個大陸去,海嘯就算登陸後也是勢不可擋,不受地面障礙物的影響持續前進,橫掃所經之處的所有生物
然而大海嘯來無影去無蹤,很難找到證據它的存在,然而仍然有地質學家透過地形證據確定這場巨大海嘯的歷史。直到最近,地質學家紛紛在埃及、摩洛哥、馬達加斯加、紐約的外海等地發現到大約13000年前造成的一種V型地丘隆起的奇特地形,並且排除了是由風吹造成,而是海嘯巨大的推擠力氣造成這一道道的隆起。這也證明了新仙女木時期時可確實有巨大海嘯的存在。
冰質彗星撞擊造成大海嘯的加乘作用
更有另外一種推論,對地球帶來加乘性的災難,就是擊中地球的不是一顆普通的岩石系或是鐵系的小行星,而是一顆來自太陽系遙遠邊際庫柏氏帶的冰質彗星,這顆冰質彗星核心依然是較硬的岩石或金屬,但是外表是厚厚的冰層,這顆彗星可能直徑達上百公里,所以帶來了大量的的水,這些水在彗星碰撞地球時部分蒸發掉了,部分就落在地球上,造成洪水越發不可收拾。
不論是長期性的冰帽解凍、或是冰質彗星帶來的外太陽系的水,又或是短時間的大海嘯,其綜合結果都是造成海面上升,這從另外一個調查海床珊瑚堆積的證據也可以證明,近20000來雖然是冰期結束,造成海洋水位逐步上升,但是從新仙女木時期開始的12800年前到10000年前這一段時間,是海水上升很快的的一段時間,最保守的估計海平面短時間上升了50公尺以上,所以海水上升幾乎淹沒了很多原始文明,這或許就是許多文明大洪水的恐怖記憶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