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,沒吃過豬肉也要看過豬走路,但是現在吃豬肉容易,了解豬肉是哪個部位來的反倒難多了。韋恩這裡特別為大家整理一下豬肉的部位,以及適合的料理方法,讓大家享受豬肉更美味,也可添加點買肉時的知識。
目錄
松坂肉-位於豬脖子的部位,總共只有2片,數量不多。因為油花分布均勻,而有特殊的脆脆嚼感,適合清燙、燒烤
梅花肉-位於肩胛部位的上半部,又稱胛心肉。油花分布均勻,肥瘦適中。肉質稍有脆度,調理前可先斷筋,口感可以更嫩。適合煎、炒、炸、煮,火鍋用的特別多。
前腿肉-豬前腿部位中切除小腱的肉塊,萬巒豬腳就是使用這個部分。因為前腿肉的運動量大,所以肉質粗厚,偏瘦,肉味濃,口感較帶嚼勁,適合用燉煮的。
小腱-前腿部位包覆在腿骨外層的肌肉,運動量比前腿肉大,口感有嚼勁但比後腿的大腱柔嫩美味,適合燉煮。
梅花排骨-取自肩胛部位屬於肉多的排骨,由於部份在於「排骨」的前部,老一輩人也叫「排骨頭」。適合燉湯。
帶骨蹄膀-德國豬腳用這個部位,豬皮膠質入口即化,適合燉煮。
僧帽肉-又叫二層肉、離緣肉,位於從豬脖子到後背的部位,位於豬皮下方和里肌中間的薄薄一層肉,約手掌般大小,量很少。口感柔和,軟嫩多汁,適合蒸、煮、燉。
里肌肉-肩胛肉後方至腰部區域,是豬肉最具代表部位,排骨便當中的排骨多採用里肌肉。有豬肉特有香氣的濃厚脂肪,肉質平均,柔嫩度僅次於腰內肉部位。適合各式料理。
小里肌-又叫腰內肉、豬菲力,是沿著脊椎骨內側,左右側各有一條的細長瘦肉,脂肪較少,味道清淡,而且無骨無筋,肉質特別鮮嫩,所以不適合久煮,日式炸豬排常用。適合煎、炸、炒。
戰斧豬排-近年來大為風行的部位,屬於大里肌沒有去骨,連著脊骨的帶骨豬排。適合燒烤。
里肌小排- 形狀整齊的排骨,可用來紅燒、燒烤、燉排骨湯。
五花肉-又稱三層肉,培根肉。豬皮、油脂、瘦肉一層層分布相當清楚,脂肪和瘦肉均衡。培根、東坡肉、梅花扣肉都是使用這一部位。五花肉具有豐富油脂,肉味明顯,適合燉煮、紅燒、炸。
腩排-取自腹脇部位的小排,整片不切即為肋排。肉層比較厚,脂肪含量高,並帶有白色軟骨。適合蒸煮、燒烤、紅燒。
支骨-又稱賓仔骨,有油脂較少,適合燉湯。
後腿肉-是充滿筋肉的瘦肉,整體幾乎無脂肪,肉質有點乾柴。適合煎、炒、燉、絞肉、做成火腿。
大腱-是包覆下腿骨的肌肉,幾乎不含脂肪,屬活動量較大的部位,口感結實。適合燉煮。
蹄膀-又稱腿庫,富含膠質與肌肉,適合燉煮、紅燒。
台灣人對吃豬內臟可是博大精深的,可說是什麼都吃,什麼都不浪費,樣樣也都可以弄到很好吃。只是我們常吃的豬下水、黑白切大家知道是什麼部位嗎? 參見豬內臟的真相。
如果對食材等有其他問題,歡迎進入韋恩防疫食療討論群,在line群組們與韋恩與其他同好們一起討論。https://line.me/ti/g2/JQpvX5ozz1YCjvcPhiZzWc8QsMQCbBeXoo0zwQ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
DHA GABA 乳酸菌 便祕 優格 咖啡 咖啡因 大洪水 康普茶 康普茶功效 抗氧化 新冠肺炎 新知 日本 植物肉 次氯酸水 減肥 漂白水 甘酒 癌 癌症 發酵 益生菌 睡眠 米麴 糖 維生素 腸道菌 膠原蛋白 色胺酸 花青素 茶 茶胺酸 葉黃素 蝦紅素 褪黑激素 農藥 酒精 酵素 青汁 食品添加物 食安 食物中毒 食農教育 魚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