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普茶做法配方大公開-自己做天然又健康,每杯成本不到10元
天氣進入春天,來杯酸甘清爽的康普茶正適合,讓腸道好好排除整個寒冷冬天體內的屯積。康普茶因為充滿有益健康的益生菌、有機酸與益生質等發酵代謝物,所以特別能夠喚醒身體的新陳代謝。想要更了解康普茶的成分、康普茶的功效,以及康普茶適合喝嗎,都可以參考前文找到答案。
這暖洋洋的氣溫其實也正適合發酵進行,所以想喝康普茶的人,不妨嘗試自己做DIY的康普茶吧。千萬不用擔心康普茶怎麼做,其實只要掌握比例以及幾個關鍵,避免康普茶發霉等製作上的問題,其實康普茶可以說是最好上手的發酵食品了。本文韋恩就以身邊都可以取得的材料,整理出不失敗的康普茶DIY食譜,並且整理成超簡單的教學影片,就算是懶人或沒做過發酵食品的人都可以輕鬆跟著做。
看了保證馬上會,而且一試就上癮了。熟悉康普茶怎麼做之後,還可以學習康普茶的二次發酵,康普茶與其他發酵食品最大不同之處,是還可以加入水果、香草等進行二次發酵,這樣更加變化多端,充滿趣味。想看二次發酵完整的詳細教學,可以參考康普茶二次發酵作法大公開。
目錄
康普茶DIY自製教學影片
想要立刻了解康普茶怎麼做,請看以下教學影片,保證你一看就會。
除了影片,想要了解更多製作細節知識的人可以繼續往下看詳細介紹。
康普茶的基本材料
其實康普茶的材料非常單純,基本上就是個有糖紅茶加菌母發酵而成。以一份一公升的康普茶配方如下:
- 水: 1000 毫升
- 砂糖: 50克
- 茶葉: 茶包4包或散茶10克
- 菌母: 1份
水
不用特別處理,但是最好是煮沸過的開水。
砂糖
想選擇白砂糖、黑糖等等都可以,對於味道會有許多有趣的影響。這次製作使用台灣自產的台糖二砂,顏色較深比較好看,而且礦物質含量比較豐富。
茶葉
以茶葉的選擇來說,康普茶主流以紅茶為主,但近年來也演變出很多綠茶、烏龍茶的變化,有興趣都可以嘗試。茶包與散茶都可以用,只是茶包比較容易去除。韋恩這次挑選七三茶堂的大小葉紅茶茶包,它的特點不只是因為是100%在地台灣紅茶所以最對味,而且因為它特別的採用研磨工藝,所以出味道快而且久煮浸泡也不容易有苦澀味,很適合應用在康普茶的製作過程。
菌母
菌母是康普茶的靈魂,所謂菌母SCOBY是康普茶發酵所必需的共生菌組合,包括,菌母其實是一大片的纖維,非常Q彈,很像海蜇皮,其實它與椰果幾乎是同樣的東西,來自於醋酸菌分泌而成,而益生菌就藏身於這一大片的纖維的孔隙中。每次新的康普茶製作可以使用舊的菌母提供菌種,也就是將菌母放進茶液中就可開始發酵,也因此每次的菌母都會逐步增厚。菌母的來源可以找認識的人分,也可以來自商業菌種,像韋恩這次的菌種就是跟認識的教授要來的。當然這來源安全要小心一點,因為如果保存不當,是會有雜菌汙染的,不要隨便亂去要。
延伸閱讀: 椰果是細菌分泌的生物纖維,不是椰肉
椰果,可說是夏天吃冰或手搖飲料歡迎的配角,QQ的口感深受很多人的喜愛;而且是豐富的膳食纖維來源,能提供飽足感。但是不要因為椰果這個名稱而誤會它是椰肉來的。其實椰果是釀醋時的副產品,是一種木質醋酸菌在釀醋時於醋液表面形成一層膠狀物,這層白色的膠狀物是由細菌分泌的大量纖維與水分纏繞而成,也就是椰果的原料。之所以叫做椰果,是因為它起源於東南亞使用椰子水培養而成,當然現在培養它已經不限於使用椰子水了。如果我們自己釀醋,偶而也可以看到表面有這層纖維生成。椰果不但可以拿來吃,現在生物科技業還進一步將它純化,應用在製造面膜上,這就是前幾年非常流行的所謂生物纖維面膜,而且很多研究者也在探索它於醫療材料領域的研發,希望用於需要高度彈性的人工血管、講求透氣舒適的人工皮膚等等。
康普茶的製作過程說明
- 將水倒入乾淨的鍋內加熱煮開。
- 加入茶包。
- 約三分鐘後加入全部的砂糖。
- 略為攪拌溶解砂糖轉小火。
- 持續加熱約15-20分鐘關火。
- 待冷卻到40度以下後,倒入預先洗淨的玻璃罐中。
(玻璃罐至少要容量2公升的,才有空間攪拌。因為發酵過程會產氣,所以選擇可以密閉的玻璃罐的話,要隔幾天洩氣一下,以防內部壓力過高的情形。或是也可採用只用紗布封口。)
- 加入關鍵的菌母,留下的菌液(康普茶液)一併倒入。
- 略為搖晃均勻,封蓋。
- 靜置於陰涼處(不需要冷藏),等待1-4週就是康普茶了。
康普茶發酵7-30天
大家看看,製作康普茶的材料與步驟是不是很簡單呢? 只要注意清潔與比例正確,一點都不麻煩,剩下的功夫就是用時間靜待益生菌去發酵了。康普茶成功之後,還可以進行二次發酵,讓康普茶增添更多風味的變化與趣味。這些下次會進一步介紹。
7天後成功收成康普茶
就在付出耐心7天後,包含中間天天開罐釋放碳酸氣壓,康普茶終於完成了。
其實,康普茶可以隨人喜好發酵1-4週的時間,只是發酵時間越長味道會越酸,也會可能有更高的酒精,發酵味(像醋或是酒味)也會更重,因此就看每個人的喜好而定,隨著發酵時間的進行可以逐步試嚐,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發酵程度。
而我呢,一方面喜歡7天發酵程度時,那微酸微甜的比例,而發酵香與茶香也平衡的恰到好處,所以口感是我很喜歡的,一方面也是有點迫不及待,所以就以7天作為我這批康普茶的發酵終點。
不過請記得,隨著發酵時間越長,瓶內的碳酸氣體壓力也會越高,記得要定時釋放出來。像這次即使我之前每天都有開瓶釋放,但是第7天開瓶還是有明顯的啵的一聲。
完成的康普茶一部分當然是馬上享用,在這氣溫有點偏高的春天,加上冰塊正清爽。不過不要以為康普茶就是直接喝而已這麼單調,韋恩介紹您康普茶最佳的6種喝法。喝起來多變多滋味。
菌母保存起來下次繼續用
而菌母可以撈出來,檢查無污染無發黴後,就可以裝在乾淨塑膠袋內冷藏保存,可以用做下一批康普茶的製作。
康普茶成本估算
與市面上賣的康普茶動輒35到150元來說,自製一杯200毫升的康普茶成本根本不用到10元,真是超便宜的。
每公升成本
水1000 毫升: 以水價計算0.01元 (燒瓦斯費忽略)
砂糖50克: 以二砂計算約3元
紅茶10克: 大約45元
菌母: 不用錢
這樣加起來,1公升的康普茶材料費才大約50元不到,所以一杯200毫升的康普茶成本不到10元,是不是超划算。而且自己做最安全、安心。
康普茶迷人的二次發酵
建議發酵成功的康普茶,除了一部分立即飲用之外,還可以留下一部分裝瓶進行二次發酵。所謂康普茶的二次發酵,是可以再以發酵好的康普茶為基底,隨心所欲加入自己喜歡的蔬果、香草、藥材等等一起進去發酵,讓二次發酵後的康普茶增添更多口味上的變化,而且藉由添加蔬果、植物等等可以讓康普茶融入來自蔬果植物的植化素,讓機能性更加分,而藉由二次發酵可以增添更多碳酸氣進康普茶,康普茶因為含更高的氣泡,口味更清爽、更刺激,還增加更多如香檳般的歡樂氣氛。
康普茶之所以迷人,就是因為可以進行這二次發酵,這是其他發酵食物所沒有的。而且這二次發酵時間時間短,一點都不難,只要2到3天即可完成。所以雖然只有多了一點點功夫,但是讓康普茶更大大加分,讓康普茶的世界添加了千萬種變化,就像調酒般的引人入勝。
康普茶二次發酵作法,摘要請看影片教學。想要看康普茶二次發酵一步一步的最詳細教學,請見康普茶二次發酵作法大公開。
康普茶二次發酵該準備的材料
進行二次發酵,是接續自一次發酵的康普茶,你只需要以下很簡單的材料:
- 發酵好的康普茶(適量)做為基底
- 乾淨可密封的小玻璃瓶數支 300-500毫升左右最適當
- 水果、香草 (新鮮或乾燥)
- 砂糖 (白糖、二砂、黑糖都可)
- 小漏斗
康普茶二次發酵的作法
1.洗淨小玻璃瓶晾乾備用。韋恩採用的玻璃瓶大小約為300毫升,並附有塞子相當方便。
2.準備想要加入的水果或香草,洗淨、切碎為丁狀、晾乾後備用。用量大約可以占玻璃瓶的1/3-1/4 體積即可,視口味可以自行拿捏。韋恩示範兩組配方,分別使用:
水果組-奇異果、檸檬、蘋果,切丁以可以塞入瓶子為原則。
香草組-自己種的檸檬馬鞭草、薄荷、鼠尾草、迷迭香,清洗、晾乾後撕碎。
3.將水果或香草塞入瓶身
4.透過漏斗加入砂糖大約2-5克 砂糖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添加甜味,一方面是讓發酵時可以產生碳酸氣。所以添加量不用多,否則二次發酵康普茶成果可能口感太甜,或是碳酸氣太高會釀成慘劇…
5.倒入康普茶至八分滿,但確定蓋滿水果或香草,留一點空間給產出的碳酸氣用,封蓋後搖一搖確保砂糖都有溶解。
6.蓋上塞子,於陰涼的地方靜置發酵2-3天,就可以得到二次發酵康普茶來享用了。
康普茶二次發酵的味道好喝嗎?
二次康普茶冰冰的喝超好喝。水果組甜中帶酸,豐富的檸檬香氣與蘋果香,搭上奇異果豐富的維生素C的感覺,真是比一般的水果茶好喝N倍。而香草組有清爽的薄荷味及檸檬馬鞭草味,搭上鼠尾草一點點辛香味,真是感覺漫步香草園的感覺。
康普茶二次發酵的注意事項
1.發酵時間不要太長,以免碳酸氣過量有可能會爆瓶或噴出。
2.使用太甜的水果時,添加砂糖要減量,以這兩組來說,即使添加的糖量相同,但是水果組開瓶時就氣泡噴發到不可收拾,像噴香檳慶祝冠軍賽一樣,形成慘劇。
康普茶二次發酵實在相當簡單好做,但是對氣味與營養機能都大大的加分。所以康普茶不做二次發酵,只等於讓康普茶發揮了一半,那真是太可惜了。
如果對康普茶有其他問題,歡迎進入韋恩防疫食療討論群,在line群組們與韋恩與其他同好們一起討論。https://line.me/ti/g2/JQpvX5ozz1YCjvcPhiZzWc8QsMQCbBeXoo0zwQ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
DHA GABA 乳酸菌 便祕 優格 咖啡 咖啡因 大洪水 康普茶 康普茶功效 抗氧化 新冠肺炎 新知 日本 植物肉 次氯酸水 減肥 漂白水 甘酒 癌 癌症 發酵 益生菌 睡眠 米麴 糖 維生素 腸道菌 膠原蛋白 色胺酸 花青素 茶 茶胺酸 葉黃素 蝦紅素 褪黑激素 農藥 酒精 酵素 青汁 食品添加物 食安 食物中毒 食農教育 魚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