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女兒發現了我帶回來的七三茶堂原葉研磨茶包,常常放學回家泡著一包,晚上做功課時一邊寫一邊喝,或是泡在水壺裡放冰箱隔天帶去學校喝,我才發現能夠這樣長時間沖泡的茶包,相當適合現代人的傻瓜式泡茶法或是懶人泡茶法,所以連小朋友都可以輕易上手,重點是這樣喝我不必擔心食安問題,也不用擔心外面買的手搖飲大量攝取的糖份問題,畢竟女兒最近正面臨生長期,糖分可是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。
目錄
說到茶包的歷史,韋恩倒是躬逢其盛,親身見到三代的歷史進程。第一代的茶包,當然是最古老的扁形茶包,最早的茶包原形是在1908由一位美國紐約的茶商湯瑪士蘇利文先生所發明。這種扁形的茶包材質多半由強化紙構成,使用的茶葉常是一些下腳、碎末,很多連吊繩都可能是用釘書機釘上去的。所以這種茶包也不能講求什麼美味,消費者當成是一種較劣質的茶,是一種沒選擇下的選擇。因此這種茶包價格低廉,然後以現在的眼光回頭看來,在食安上也很有問題,比如說這種紙張為了泡水不會破,所以是可能添加濕強劑的;其次,釘書針放久了當然有可能生鏽,因而釋放出不好的金屬物質,如果釘書針不慎脫落,吞下肚去那就更危險了。
因此大約在三十年前,廠商看到這個商機,開發出第二代的三角立體茶包並獲得專利。這種茶包形狀像金字塔,泡在水中當然有很大的空間讓茶葉充分舒展,所以更適合用原片的茶葉凸顯它的優點。當時韋恩在台灣第一家採用這種立體茶包的公司服務,眼見這種茶包確實掀起台灣茶葉界的革命,也讓大家轉變想法,茶包用的茶葉不再是次等的茶葉,用茶葉也可以享受一杯好茶。而且這類茶包也改以耐熱的PET為主流,所謂用濕強劑的說法也是過時的觀念。這類茶包還是必須要用一根繩子連接吊牌,繩子現在已經不用釘書針而是用熱熔合直接黏合茶包上,吊牌有時還是免不了掉進水裡,所以吊牌的油墨安全性倒是得特別注意。
現在七三茶堂這種原葉研磨茶包,我認為可以算是茶包的第三波革命,這種特殊設計,是將好端端的原片茶葉加以低溫慢速研磨,讓茶葉轉變為均勻的顆粒,我想這又挑戰很多人自第二波革命以來的印象,認為只有原葉才是好茶。然而,這樣的挑戰,其實是為了求取更好的茶湯萃取與風味。
因為根據萃取的原理,粒子顆粒越小,與水的相對接觸面積越大,所以能更快的萃取茶葉裡的滋味出來。配合長形的茶包剪裁,適合讓茶萃取液透過上下熱對流導出,因此讓這種茶包可以耐受長時間泡在水裡,也不必擔心味道變得過苦。相較之下,傳統的茶葉如果想要泡得快,就要添加很多的茶葉,這樣子卻也造成久泡之下過於苦澀。在辦公室用茶包常常會因為接通電話或是講個事情,一下子就忘記茶包還在杯子裡泡,結果超過五分鐘後,茶就會變得過於苦澀,難以入口了。
這種研磨茶葉不會苦澀其實還有一層更深的道理,因為茶葉裡面其實含有上百種的風味物質,平常使用原葉只能泡出屬於葉面的成分。但是其實根據分析,提供甘甜味的胺基酸,其實深深存在葉梗葉脈中,這是平常難以萃取出來的,因為如果硬要萃出,那就會萃取出過多存於表面的茶多酚等苦澀物質,但是如果葉片經過研磨,葉梗部位就更容易萃取出原本難以觸及的甘甜滋味了。
這個茶包還有一個小小心機,特別適合用水壺泡,這也是我女兒自己發現的,只要折一點點在壺嘴上,就可以輕鬆夾住,要撈出來時也很好撈,現在的小朋友實在太聰明了。這樣也是省了吊牌與吊繩,為環保多踏出了一步。
七三茶堂原葉研磨系列茶包,目前還有限時限量買一盒多送幾包的活動,所以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,可以往這邊看看 >> https://lihi1.com/lxCF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