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才是自己的最佳食安守門員-消費者中心的食安觀

6月7日是全世界第一次的「世界食品安全日」,因為聯合國大會去年底將2019年訂為世界食安元年,並訂6月7日為「世界食品安全日」。只是近來台灣還是有許多食安事件陸續發生,讓人感覺怵目驚心,比如說「嘉義豆奶攤民雄店」法國吐司被沙門氏桿菌汙染造成46人上吐下洩,還有一位學生不幸死亡。調查研判原因是生蛋汁在製程中曾發生蛋殼掉落被撿起、生蛋汁長時間處於溫室、重複留用剩餘生蛋汁等情形所導致。

只是為何雖然國家投入大量預算,食安的外在環境似乎有所改善,但食安事件還是陸續發生?韋恩認為根本的原因在於許多台灣消費者觀念有待提升,其實食安絕對是所有人的責任,不能有食安風險時就僅僅責怪廠商或是政府。所以韋恩想要提醒,每個人都要建立以消費者為核心的食安觀。

6月7日是全世界第一次的「世界食品安全日」,因為聯合國大會去年底將2019年訂為世界食安元年,並訂6月7日為「世界食品安全日」。只是近來台灣還是有許多食安事件陸續發生,讓人感覺怵目驚心,比如說「嘉義豆奶攤民雄店」法國吐司被沙門氏桿菌汙染造成46人上吐下洩,還有一位學生不幸死亡。調查研判原因是生蛋汁在製程中曾發生蛋殼掉落被撿起、生蛋汁長時間處於溫室、重複留用剩餘生蛋汁等情形所導致。

消費者為核心的食安觀

所謂消費者為核心的食安觀,當然還是基於從農場到叉子(From Farm To Fork)的一條龍食安管理,但是推動這食安管理系統的力量來源,其實是消費者自身。消費者在每次消費、購物、製作食物時,都是在驅動著食安管理系統在運作。要讓食安管理系統向上提升,或是向下沉淪,都是看消費者的選擇。消費者如果是有意識地以想要更好的食安環境為出發點來消費,食安就會一步步提升;如果無意讓食安變好,那真的不可能進步。

所以,消費者不但不可以忽略自身在食安中的角色,甚至必須體認,每一個人都是食安的核心。所以韋恩邀請大家,要以自己為中心思考食安。

那麼具體來說,要如何以自己為中心思考食安呢? 韋恩整理以下步驟提供大家一步一步來。以自己為圓心,向外思考每日的飲食相關行為。

1. 妥善做好食物保存、烹調


為什麼現在食安的終點是「從農場到叉子」而不是之前的「從農場到到餐桌」呢? 因為消費者食物食材買回家之後,如何保存、又如何調理成飲食,絕對是食安的關鍵,也是消費的最後一哩路。身為消費者,我們要好好確保保存環境適當,該冷藏就冷藏,保存避免交叉污染,烹調做好充分加熱等等。當然廠商也應該更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食用行為,負責任的訂定產品的保存與使用建議,做好產品設計,不能頻繁的讓消費者回家後發生產品保存不當的事件,然後又怪消費者保存不當。

2. 選擇優質供應商


消費者的每一次消費,其實都是用錢在投票。如果我們投向優質販售者,我們就是在鼓勵他把食安做得更好,如果我們說一套做一套,嘴裡講食安多重要,但是東西時還是去找賣便宜的爛貨的人,我們如何相信食安會更好? 這樣只會劣幣驅逐良幣,消費者只重視價錢不重視品質,會讓供應者也不顧品質、只重視扣斯當。只是很遺憾,這種情形在台灣還是隨處可見。韋恩還是建議大家為了自己好,要多支持重視商譽、做好商品把關的供應商。

3. 選擇優質生產者


雖然大部分直接接觸的是販賣者,與上游供應商比如說農戶、食品生產廠並無直接接觸,但是還是可以透過農產品/食品的品牌、或是各項認證(CAS、有機等)、或是農產品履歷、溯源等方法去更了解上游供應者。多認識源頭就是對優質生產者的一種鼓勵。

4. 做好環保永續


畢竟所有的食物都來自大地,保護環境其實也是在保護我們吃進去的食物,否則我們所有製造的汙染物累積在地球上,遲早會回歸到我們頭上。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,我們現代每一個人平均每年會吃入50,000個塑膠粒進身體裡,雖然未必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,但是這現象還是值得我們警惕。

韋恩最後還是提醒大家,食安不假外求,不能依賴政府或廠商,最根本的還是要從自身做起。自己才是自己的最佳食安守門員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